聊一聊这不太成功的十年
2017-02-12
周日晚上,我参加了一个和在法学习工作的学弟学妹的线上交流活动。谈了一下国内工作的感想,为他们提供一些经验。这篇是我自己的对活动的回顾。回顾谈话内容的原因是,这对我而言是重要的。如果,同时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也算是件好事。
去年,我一直在回顾和反思自己过去十年的经历。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对我而言,在法留学和工作的经历不是最优的选择,甚至是负资产。要承认这个结论确实需要勇气。因为,那是人生最美好的四年多时光。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经历一段恐慌和焦虑。但现在乐观了不少。反思促使我完善了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对于自己剩下的人生时光会更为珍惜,以后的路也需要走得更为坚定和努力。
有时,我会希望能回到过去,和过去懵懂无知的自己散散步,聊聊天。我知道这并不可能。所以,在和年轻的学弟学妹交流过程中,我没有保留,也希望我的经历对他们有用。虽然,对于谈话而言,有些话看起来有点过于追求戏剧效果。但基本涵义上都是真诚的。
讨论
1 你决定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你决定回国前夕,促使你下定决心回国的因素(触发点)是什么?
我在法国待了两年之后,发现自己的文化认同是中国的。在国内没有这种感觉。来法国后,有了对比,这个感受会慢慢浮现,并越来越深刻。简单点说就是,我发现自己是个中国人。我可以吃法国菜,但是特别的时刻,需要大快朵颐和朋友举杯时,则会选择中国餐馆;我会主动了解一些西方文化,但是滋养心灵深处的养分还是中国文化,读中文书的感觉总是更为深刻;我会和法国朋友一起出去玩,但是晚上会一起散散步,聊聊天的还是是中国人。当然,唐人街分布于世界各地,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获取国内的信息和资讯更为容易。在法国也可以像在中国一样生活。但在法国和在中国仍然有很大区别。如果用一个比喻就是:你是一块海绵,中国是一盆水,法国是一盆沙子。回到国内,海绵可以尽情吸收中国文化。在法国,沙子可能更适合仙人掌吧。
来了法国之后,对法国有一定观察和了解之后。我知道我不太想待在法国。法国社会各个方面都经过了充分的发展,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社会结构稳定,社会保障完善,人与人之间更为平等。在法国,基本生活质量会有保障,但是社会阶层的跃迁很困难。特别是对中国人而言更为困难。但中国发展很快,社会结构还在剧烈变动之中,社会阶层跃迁的大门还没有完全关闭,各个领域都涌现出很多机会。如果待在法国,我基本可以预测我10年后的生活状态:一个普通的资深工程师,郊区一套小房,平时坐着地铁上下班,周末开着小车出去郊游。这样的生活也许很美好。但是我年轻时的想法是:如果你都知道10年后是什么样的,那这10年就白过了。年轻人总是怀抱希望,认为不确定性对自己是更有利的。
所以,我在法国找到工作时,就已经计划好两年后就回国。到了时间我就开始找工作。找到工作就辞职回来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因素,或触发点促使我下决心回国。而是心中早笃定,到了时间按计划执行。
2 现在在国内做的是什么工作,选择这份工作主要的考量是什么?
我现在做的是移动开发。我在法国念书时,手机正处在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的阶段。2007 年 iPhone 出世,我看到这个电话时,顿时觉得非常惊艳。当时,直觉上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整个互联网行业会在手机上出现剧烈的变化。现实也确实如此。十年前手机基本只能发短信和打电话;现在的手机几乎可以做所有的事情,打电话的场景反而变少了,短信更是要被淘汰了。我在学校时,就开始自学了一些 J2ME。那时,我已经可以给功能机做 J2ME 小游戏。毕业作业也是手机应用:实现了一个手机上可以查询的课表。还是跨平台的:支持 J2ME 和 Windows Mobile。工作后,我买了 Mac 白盒子。开始自学 iOS 开发。最开始还只能做 Web App。后来,才可以使用 iOS SDK 开发原生应用。
我是按照方向来找工作的。我希望做移动方面的开发。我供职的 Praxedo 是做企业的游离员工管理。可以在 PC 上向销售,维修等游离员工分发工作任务。游离员工也可以在现场返回数据。在公司,我做的是 J2ME,BlackBerry 开发。这个公司的业务符合我当时对未来的预期。
为什么是 startup?可能是因为大公司的职位,我应聘不上吧。不过,我找工作时,在这方面发力的法国的大公司确实不多,可能他们总是后知后觉吧。
3 国外工作的经历对在国内工作有帮助吗?
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可以分为两类:
-
Hard skill,就是从事行业的领域知识。这是从事某个行业所必须的基础。我们说从事某个行业的门槛,其实是说这个行业所需要的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医生的门槛高,收银的门槛较低。软件和互联网行业门槛比较高,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大学四年的训练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我在法国两年得到了比较好的训练。欧洲学校教学比国内大学要认真很多。好好跟随课程,是能够学到并理解不少有用的知识。但是,就随后的就业而言,欧洲优势并不明显。欧洲的软件企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水平和国内比,并没有优势。在这个领域,欧洲企业的最大问题是被笼罩在美国人的阴影之下,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而国内有一个巨大的,又相对封闭的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面对美国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压力较小,有时间从容地发展。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复杂的,大规模的工程场景,以及复杂的产品问题。解决这些工程和产品问题的过程,提高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实力。所以,在国内互联网公司就业,会成长地更快一些。
-
Soft skill,就是一些软实力。在互联网行业,这包括沟通技巧;为人处世的方式;你对行业,和企业的运作方式是否有深刻的理解。具体表现为:工作中,同事是否愿意找你解决问题。你是否能发现企业各个阶段最关键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你自己能否解决,或者领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这确实可以概括为影响力。你对一个公司的影响力大,不仅仅需要你有很高程度的 hard skill,更需要你有完满的 soft skill 。hard skill 是你进入一个行业必须跨过的门槛,以及长期发展的基础。而 soft skill 能够决定你在行业里发展的高度,或者说天花板。这方面,在欧洲学习工作的经历有用吗?可能有吧,开阔了眼界,思路会开阔一些?对另外一种文化多了一些理解,沟通会好一些?但是,我也见过很多在国内朋友这方面也不错。也就是说,这个帮助并不那么直接。即使出国留学了,自身的素质还是需要自己努力提升和培养。
总结这两点来看,在欧洲的学习工作经历对在国内工作的帮助并不明显。因此我回国工作时,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少主动提起自己在国外读书工作的经历。努力地向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学习。结果上看,确实比在法国成长更快。所以,如果是从事软件和互联网这个行业。待在国内,优于去欧洲。已经来了欧洲的,可以考虑早点回国。
4 现在看当初回国的时机和就职的切入点选择,有什么经验之谈?比如:对于本行业想回国发展的留学生而言,是建议比如工作几年,积累一下,还是毕业之后立即回国?对于本行业,回国的后第一份工作,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世界观,对未来有一个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可以和别人不一样。但需要可以自己说服自己,自圆其说,是自洽的。如果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很多决定,以及时机,切入点的选择,对你而言都会显自然而然。即使后来的结果证明你的决定是错误的,你发现按照自己的思维体系和现实世界有偏差也没有关系。起码执行过程是有自己的逻辑的,你可以更坚定地去做这些事情。出现了错误,你也能更快知道自己哪里想错了,可以更快地修正。这样的过程是有方向的,不是随机撞运气,你可能会感觉到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具体到互联网行业,拥有自己的思维体系就更为重要了。因为,互联网行业本身很复杂,包涵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很多人就把互联网比喻为一种思维方式,改造某个行业,或者促进社会某个领域发展的一种工具。没有人可以教你如何理解这个行业,每个人都只能谈论自己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唯一的方法就是磨砺自己的思维体系。形成自己的对社会,对人生,对行业的理解。大的思维构架形成了。对于你而言,很多问题可能都不再是问题,或者可以轻松解决。
具体到这个问题。如果从事互联网行业。欧洲并不是一个好选择。整个欧洲,由于文化上和美国同源。欧洲的互联网市场和美国高度统一,欧洲没有出现自己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中国,还有印度由于自己特殊的文化对本土企业会起到了一定隔离和保护作用。所以,中国还是发展出了 BAT 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印度应该也会重复和中国一样的发展道路。这样,似乎就很容易判断。不用在欧洲待了,尽早回国,或者去美国看看也行。或者有能力去印度布局也成。
5 回国的适应问题,有哪些适应和不适应的点?对于一些短期难以适应的地方,有什么解决方案(如:加班、房价、雾霾、食品安全等)?
做决定时,目标明确,始终试图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同时忽略其他不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很难有完美的解决方案。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明白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决定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后,你可能就会发现其余的问题要么不成问题,或者一般都会被顺带解决。
举一个先人的决绝的例子:荆轲刺秦王。荆轲断臂,断股,舍命皆可,为何?因为,他目标明确。义为先,命可弃,报燕太子丹之恩。我觉得考虑重大问题时,如果有一点荆轲的精神,事情会简单很多。
如果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宜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有保障的生活。那决定并不难做,现阶段确实应该待在法国,不要回国。但对于我而言,回国是为了事业上能有所发展。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人的回国最重要的考虑。庸俗点说就是为了“出人头地”。那么,做决定时,就只考虑如何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这一个问题就好了。这能使事情简单很多。
如果,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余的似乎都是可以解决的,或者是缓解的。事业的发展会带来经济上的改善。很多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就都不再是问题了。年薪百万,房子应该是可以买得起的;在你的房子里安装一套新风系统,起码在家里的雾霾问题解决了;担心食品安全,可以只买高价有机食品。
6 鉴于诸多因素(环境因素,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很多回国的朋友也考虑在海外发展“留条后路”,你们怎么看?有没有什么计划?
是否留后路,需要基于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如果是留后路,应该是因为下一步的路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是五五开,你需要一条后路来对冲风险。如果,回国是一个自己觉得很正确的决定,那就不需要留后路。因为,这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和资源。如果,你认为回国不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那就根本没有这个问题。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判断是我应该回国。我也没想过干不好再回来工作的可能性。所以我没有考虑过留后路,也就没有任何计划。自古华山一条路,要登险峰莫回头。
提问
1 婚恋。国内的很多男生是否都无法接受思想比较西化,比较自由的女生?是否很多男生都希望找一个传统的保守的女生做婚恋对象?
这样的感受和想法可能更多来自于国产电视剧和电影吧?影视剧需要脸谱化和标签化,以降低人们的理解门槛。但是现实一般要复杂得多。现在,国内其实已经相当开放和多元化了。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各种观念和思想的人都有。很多人甚至比大部分西方人还要开放。思想保守的人自然也是有的,但这也只是多元化社会的一部分。
对于女生而言,也没有必要担心找不到和自己相匹配的伴侣。任何时候,即使孤独一人,也要想办法提高自己:使自己变漂亮;使自己有文化,有生活品味;有事业,有经济基础。自己光彩照人自然能吸引到能发现这种照人光彩的男生。 莫担心,莫焦虑,提高自己,从容前行。很多事情自然都会解决。
2 可否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回国最好的点和最不好的点?
回国好的点可能可以概括为:温暖亲近。一回来,周围的东西都很熟悉,有一种亲近感。深层次点,比如,国内外都可以看到一些很漂亮的建筑。巴黎很美,欧洲很多建筑也很美,但是这种美只可欣赏,是有距离的。在国内,或者日本看到一些建筑。你能体会到其中的东方内涵。这种美你能够在更深层次体会。这就产生一种亲近感。心里也因此感觉到温暖。内心感觉到亲近温暖,对于一个人整个状态都是有正面影响。你会更自信,从容,游刃有余。对事业,生活,恋爱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回国不好点可能可以概括为:杂乱无章。国内很多制度并不完备。很多社会层面的规则都是人们先探出路来,政府再跟上补上制度。由于历史上经历几十年的动荡,除了社会制度,整个社会文化也处于重建期。人们需要摸索如何相互对待。我们现在,即不像台湾那样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好的传承;也不像日本那样发展出自己独特风格的东方文化;对于欧美文化的吸取也并不彻底。最后,社会文化被重塑成什么样子还是一个未知的事情。不过另一方面而言,这可能并不坏。因为目睹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亲历了历史进程。这种机会并不多。
4 国内职场是否有些复杂。我听说国内一些大公司,人浮于事,一些人就会写写周报也能爬上去?很多时候,自己做了一些事情也没有什么结果。
在国内我只供职过一家公司。就我自己的情况而言,我共事过的汇报对象,以及公司高层都比我优秀。工作中,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我看来,他们所处的位置和其能力是匹配的,公司的重大嘉奖和升迁也都是众望所归的。
大一些的公司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状况。但 BAT 都是年收入百亿美元级别的上市企业。仅从这个外部结果来看,在它们内部正面因素肯定是远远大于负面因素。不然,如此成功的大企业很难运转起来,并产生这么多利润。
从个人角度看企业的某个侧面,也许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首先应该问一下自己对于行业理解是否深刻,对公司如何运作理解是否清晰。一个人是否有理解和掌握复杂的大规模的知识结构的能力,不仅包括行业知识,也包括企业运作方式,这种知识和技能会决定了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就写周报的例子而言,在一个几十人的团队里,让每个人清楚团队和项目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周报是一种沟通手段。如果周报写得言简意赅,提高了大家的沟通效率,这是相当正面的职业技能。
互联网企业时常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很多企业的策略就是大范围试错。那么,一些团队做的事情没有结果是很正常的,这是试错成本。对于个人而言,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权。你是否能判断出正确的方向。在合适的时间,选择那些对公司未来真正重要的项目。
5 国内的创业环境如何?
中国应该是现阶段这个星球上对创业者最友好的地方。欧美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各项制度已经很完备了。比如,Uber 在欧洲就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将一批批共享单车丢弃在美国或者欧洲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要向政府申请的。而在中国,社会的很多领域都没有明文规定。创业者可以先上船再买票。政府一般都是在既定事实的基础上制定规则。这时,创业者,投资人,以及和创业相关的利益团体已经形成。政府制定规则时,一般都会考虑这部分代表社会创新的利益,在传统利益和这部分利益之间达成某种平衡。滴滴在中国虽然遇到了一些政策困境,但是政府仍然给了出路,并没有赶尽杀绝。在德国,Uber 获得待遇是直接取缔。我也难以想象在任何欧洲或者美国的城市里,会出现像北京的地铁站外那样的各种品牌的共享单车的海洋,侵占了大部分的人行道,而却没有遇到太多的监管。
当然,创业在任何地方都是高风险的事情。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永远都是少数。在中国也是如此。但中国仍然可以被认为是创业者的乐土。如果有想法,可以回国试试。大冒险模式就此开启。
6 就软件和互联网行业而言,如果欧洲没有什么优势,能否比较一下在国内工作,和去美国工作之间的优劣?
中美互联网行业之间的实力对比,和两个国家的国力对比一样,已经有了不少微妙的相对变化。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没有被强大的美国同行扼杀在摇篮中,而是在发展壮大。就产品和技术实力而言,不少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实力已经不输美国同行了。但美国仍然有不少其他优势。在美国,特别是在硅谷,现在仍然孕育着一些极具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目标着眼于全人类,着眼于未来。朴素的感觉就是,你会觉得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境界就是高一些。从投资人,创业者,以及大企业的关注点就可以看出来:国内还是更偏重于现实的盈利;而美国人更具使命感,他们花很多的资源着力解决一些全人类的,未来的问题。这有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原因。中国正在追赶,但还需要时间。
所以,如果你有想法去美国工作。虽然国内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机会已经都很不错了,但我还是认为美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国家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后记
我回国了,当然更倾向于自证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但我也深知,这只是对我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人生的意义需要自己去寻找。如果这个意义对你而言是自洽的,能让你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取得内心的坚定,平静,执着,或者任何足以支撑你过完这一辈子的情感。对你而言,这就是正确的人生意义。
嗯,最后让我们干了这碗鸡汤,以贺美好人生。